P2P究竟是何意?P2P之死背后隐藏了哪些故事?

百问百答 财经信息 2024年05月05日 04:31:07 643 0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必须强调,尽管下文所述的经历确实发生过,但其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它们是局限的、主观的,不应被视为对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全面评价。

P2P究竟是何意?P2P之死背后隐藏了哪些故事?

曾有一位同事,他的生活看似安稳:年纪不小,有房有存款。然而在2019年,他开始频繁请假,对于原因总是含糊其辞。这一切持续了约一个月,直到网络上爆出某P2P平台逾期事件,我们才知道他一直在网上投资理财产品。他在该平台的投资高达200万元,最终一分未能收回。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个偶然事件,直到我发现办公室里还有两位同事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这才让我意识到,网络理财产品已经悄无声息地普及开来。

回想起大约11年前的我,那时还在银行工作,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上还未禁止使用“保本”二字,而且大多数产品都能如期兑现收益。即便如此,我们仍感受到每月销售任务的重压,许多客户对此半信半疑。

短短8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竟然对那些在网络上无法触摸的产品充满信心。我曾经好奇地询问那位同事,是什么让他对网络P2P理财如此信任。他告诉我,他害怕手中的现金因通货膨胀而贬值,买房又不现实,银行的利息太低,股市又长期低迷,他只能选择一个大公司背景的P2P平台,投资那些年收益率大约8%的产品。

我曾经以为他的选择是理性的。大约在2015年,我劝告过几位好友远离P2P理财,但后来我停止了劝说,因为那时确实有人从P2P理财中安全退出。

对我个人而言,大约在2013年,我确信P2P是一种创新模式,是金融产品的革新。我曾经对此充满憧憬。因此,在那年年底,我离开了银行,加入了P2P行业。但很快,我就对这个行业失望了,并庆幸自己及时退出。

P2P,即个人对个人的借贷,在我们业内被称为“放炮子”。在温台地区,这种无担保或有担保的个人借贷方式曾非常流行。你是否注意到了?这两种不同名称的借贷方式,其实质是相同的。

为何这种传统的借贷方式一旦换上了时髦的名字,就变成了机遇、潮流、创新?这与当时的金融环境密切相关。在2011至2013年间,金融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银行内部对此议论纷纷,甚至将其制成标语悬挂。

从我的角度看,当时小企业之所以难以获得贷款,是因为作为客户经理,我更倾向于向那些流动资金充足、抵押充分的大中型企业放贷,以避免逾期风险。因为一旦出现逾期,银行会从我的工资中扣除相应金额,直至追回欠款。而那些最需要资金的小型企业,往往因为缺乏抵押品和资金流量小而无法获得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企业并不缺钱,而小企业却贷款难求。就在这时,互联网金融如同及时雨,为广大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带来了资金。那一年,P2P并不是现在让人闻风丧胆的东西,而是被推崇和支持的,甚至上市公司都争相进入这一领域。

我加入的是一家知名的P2P平台,但接下来的经历却充满了戏剧性。由于之前在银行工作,我希望继续从事风控工作,但我并没有被分配到风控部门,而是被安排到了客服部。在我离开之前,我甚至没有见过公司风控部门的任何人。

在那家公司,客服部的工作包括接待客户、审核贷款资料的真实性、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并将客户资料上传给一个神秘的、从未露面的风控系统;此外,还要负责逾期客户的催收工作。一个员工同时担任接待、初审和资产保全的角色,业务量之大令人震惊。

在银行,一个客户经理一个月新增5笔贷款就已经非常出色。而在P2P平台,一个专员一天的接待量可以达到30笔贷款。如此庞大的业务量,除了加班,更多的是我们无法对每一笔贷款进行详尽的审核,而且这些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位贷款人提交的资料虽然真实,但我在面谈时发现,他可能有不良嗜好导致的伤疤,因此我在系统中特别标注,建议拒绝这笔贷款。然而,这笔贷款最终还是被批准了,虽然放款额只有3万元。不出所料,这位贷款人在还了四期款项后就消失了。

P2P平台最让人玩味的地方在于,他们并不关心贷款是否会出现问题,而是更重视催收工作。催收工作真的能让人学会做人。当时,P2P贷款还不上征信系统,贷款人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当你打电话提醒还款时,被挂断电话已经算是温和的反应了。

有些客户会用粗俗的语言告诉你,他们不会还款。我们只能温柔地提醒这些贷款人的家人和朋友。公司对每月逾期催收有严格的要求,尽管表面上不提,但对于使用粗俗语言催收的行为,公司是默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