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扭亏股价就会大涨吗?这是真的吗?
在昨日的财经头条中,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家知名企业宣布,其2023年的业绩预期显示,净利润将达到6500万元至95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情况实现了显著的盈利转变。然而,若排除非经常性损益,该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仍将亏损24500万元至31100万元,尽管与前一年相比亏损幅度有所减少。
这一积极的财报预告立即在股市中引发了反响,该企业的股价在开盘时便实现了5%的跳空上涨。市场参与者普遍对此表示欢欣鼓舞,因为这标志着该公司连续三年的巨额亏损后首次盈利。投资者们纷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并对公司未来的表现抱有乐观预期。尽管当前的市值仅为200多亿元,但与公司昔日80多元的股价和近千亿的市值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据公告透露,公司业绩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首先,由于下半年终端客户需求和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实现同比增长;其次,通过实施降本增效的管理措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后,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等因素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一款热门手机系列的发布中,该企业作为摄像头供应商,获得了一定量的订单。此外,政府补助和资产处置为公司带来了3.4亿元至3.8亿元的收入,这成为了扭亏为盈的主要贡献者。然而,剔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财务状况仍然是亏损的。
在公司实现盈利的关键时刻,市场是否会出现期待中的反转?这仍需观察公司的盈利能力。该企业之所以曾受到众多基金的追捧,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通过收购进入了某知名科技公司的产业链。收购完成后,公司的营收迅速增长,但随着后来被该科技公司从产业链中移除,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该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期间并未实现盈利,反而累积了巨额亏损。
分析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表明其在产业链中的定价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受到了限制。现在,市场对该企业的热捧主要是因为其加入了另一家科技巨头的产业链,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盈利状况会有显著改善。根据季度财报,可以推算出该企业在最近一个季度的实际盈利约为3亿元,这一数字与其营收变化和毛利率情况相结合,表明其加入新产业链后的盈利水平可能与之前相似。
回顾该企业的历史盈利数据,可以预见,一旦其运营恢复正常,年利润有望达到顶峰时期的8亿元左右。然而,股价是否能够回到巅峰,取决于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和基金是否愿意继续追求其高成长性。
在2017年年底,该企业的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当时有525个基金持有其股份,占流通股本的21.4%。而到了2023年,只有79个基金持有其股份,占比仅为57%。这表明该企业已经被基金边缘化,参与度大幅下降。尽管在2023年四季度,受到某科技公司手机出货量的影响,股价和成交量均有所上涨,但基金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基金未再次大举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价已不再具有吸引力。以当前的市值235亿元计算,即使未来能够恢复到顶峰时期的8亿元净利润,市盈率也接近30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即便是成长成功的公司,30倍市盈率也并不多见,这也解释了基金对该企业兴趣不高的原因。
从这家企业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几个重要的道理:首先,我们应该冷静地评估企业的成长价值。尽管基金经常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高成长性的投资,这种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其次,企业的估值不可能无限上涨,当市盈率超过30倍仍被视为低估时,实际上风险已经潜伏其中。最后,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反映了其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表现出色的企业,才值得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