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的含义是什么?
量化宽松(QE)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当国家中央银行在实施零利率或接近零利率的情况下,通过购买国债和银行融资等方式,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
通俗地说,QE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而“宽松”则意味着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当央行收购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时,新发行的货币便进入了私有银行体系。
缩减QE则是指减少购买中长期债券,从而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大规模缩减QE可能会导致热钱外流,最终使A股市场失去资本支撑,股价可能下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缩减QE会减少货币流动性,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或贷款审核更加严格。
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常用的手段有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水平的调节。
例如,降准和降息都是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是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了确保银行在取款和清算时有足够的资金,国家法律规定各商业银行需根据存款总额或负债总额,向央行缴纳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准备金。降准后,商业银行向央行上交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自身可用于借贷的资金增加,从而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刺激生产。
降息是指降低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执行。存款利率下降会减少储户的存款收益,降低储蓄意愿;贷款利率下降则会降低借贷成本,增加贷款意愿。因此,降息会增加社会上的货币资金,刺激投资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