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表如何操作?“假出表”退出后,风险如何显现?
近日,一家化工巨头遭遇监管风暴,其信息披露不当行为引发了监管机构的严厉处罚。在此之前,该公司因相关问题已在去年夏季受到立案审查。据悉,该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通过特殊的合同安排,虚假地移出了应收账款,以此掩盖财务状况。这种通过回购协议来“美化”账面的行为,已引起了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受到调查和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某些国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财务手段来处理应收账款,尽管这并未真正切断风险资产。同时,一些保理公司在业务风险控制上存在疏忽,未充分考虑应收账款和买方的信用状况,而是依赖于国有企业的信誉进行操作。这种做法可能隐藏了巨大的业务风险。
自去年年末以来,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风险,并要求相关公司进行整改。随着这类业务的退出,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可能会逐渐显现,引发市场的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