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和PB究竟是何方神圣?解读PE、PB、DCF、FMV这些缩写背后的含义

百问百答 财经问答 2024年05月02日 18:31:01 910 0

公司股价的上涨并不总是意味着高估值,同样地,股价的下跌也不一定反映了低估值。

文 / 作者

PE和PB究竟是何方神圣?解读PE、PB、DCF、FMV这些缩写背后的含义

在疫情的阴影渐去之后,股市迎来了一波强劲的牛市,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中位数业绩达到了惊人的+37%。许多投资基金和股票的人都收获颇丰。

然而,今年的股市却变得异常艰难,各个板块如同旋转木马般不断更替,从白酒到半导体,从光伏到煤炭,无一幸免。上周的明星,下周可能就落寞。

更有趣的是,连估值的主流方法也在变换。有这样一个笑话:

当我掌握了DCF,市场转向了股息率;当我理解了股息率,市场又转向了PEG;当我熟悉了PEG,市场又开始追求FMV;当我学会了FMV,市场又回归到了低PE。

这些缩写背后,每一个都隐藏着冗长的学术解释,而这些解释又引出了更多的专业术语,令人头晕目眩。在盈利时,它们似乎都能解释一切;在亏损时,又好像一个也派不上用场。

但这些指标真的无效吗?当然不是。它们的有效性建立在你能够正确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和认识到它们的优势与局限性上。

今天,让我们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来解释这些复杂的估值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估值和投资的本质。

最近,我对镇上的一家小型超市产生了兴趣,考虑接手经营。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计算,我发现这家超市的总资产价值为50万元。

假设超市老板的要价是50万元,那么按照简单的计算,这家超市的PB(市净率)就是1,这符合“物有所值”的传统观念。

如果老板要价100万元,PB就变成了2,显得有些高估;如果老板只要30万元,PB就是0.6,处于“破净”状态,看起来很便宜。

但超市不仅仅是一堆商品的简单堆砌,它是一个能够运营并创造利润的企业。尽管净资产只有50万元,但如果明年盈利,那么资产总额就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指标来衡量超市的盈利能力,那就是PE(市盈率)。

查看超市老板提供的账本,我发现去年这家超市净赚了10万元。如果老板的要价是50万元,PE就是5倍,意味着5年可以收回成本;如果要价100万元,PE就是10倍,需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PE越高,意味着收回成本的时间越长。

但PE只反映了过去的业绩,不能预测未来。

假设我接手超市后,决定用第一年的10万元利润中的9万元来重新装修店面。这样,第一年的净利润就只剩下1万元,PE突然从5倍飙升到50倍。但到了第二年,由于店面焕然一新,生意兴隆,净利润增至12.5万元,PE则降至4倍。

消费行业通常适合使用PE估值模型。

在现实中,即使是优秀的公司,其利润也可能会有波动。市场变化、研发投入、疫情等因素都可能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公司甚至可能因为持续投资于前沿科技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例如众所周知的亚马逊。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我们需要引入PS(市销率)这个指标。

市销率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在大多数行业中,营业收入的波动通常小于净利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