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解释凯恩斯主义?它是什么?
在1929年的经济大衰退之际,美国曾经历了数年的经济腾飞,积累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黄金储备。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景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无数勤劳的美国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到了1933年,失业者的数量激增至超过一千万,整个国家被恐慌情绪所笼罩。
在这场经济风暴中挣扎求生的美国,似乎在英国经济学家的新理论中找到了生路。他提出,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这场大萧条,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一个富有的国家会陷入财政困境。经济的年增长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当增长放缓,社会产出减少时,经济衰退便成为现实。
他指出,1933年美国工业产量的大幅下降,并非资源短缺所致,而是资源消耗方式的问题。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导致生产领域的衰退。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投资谨慎,总体支出减少,经济增长便告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开支成为阻止经济下滑的关键。例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刺激经济增长。政府的角色在于动员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储蓄,将其转化为投资。这种做法虽然会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但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也会随之增长,财政赤字得以弥补。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将资金直接交给消费者,从而激活消费市场。
这些政府开支和税收调整措施,被称为财政政策。历史上,某些总统实施了这些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失业率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借贷利率来影响经济——也发挥了作用。最简单的货币政策就是印发货币。对于货币政策,他认为应以利率为核心。
当政府或企业需要资金时,他们会向公众发行债券。如果债券利率较高,人们倾向于购买债券,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如果政府增加货币供应,持有现金的人相比持有债券的人会感受到利率的下降。低利率鼓励商业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大萧条时期的低利率并未能有效缓解经济困境,他更倾向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他们认为,货币和利率对经济总需求的影响有限,真正能够促进投资的是人们对经济前景的积极预期。
尽管如此,每个时代的经济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他的理论也不例外。首先,他假设政府是理性的,忽略了政府可能存在的弊端,比如可能会因短期利益而牺牲公众的长期福祉。其次,他的理论虽然关注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忽视了人们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最后,他过分强调了社会需求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存、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