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有何含义?
在探讨资本运作的历史脉络时,我们发现,资产证券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在西方国家被用以指代一种特殊的金融操作:即通过发行证券来替代传统的银行贷款,以此为银行筹集资金。随着证券市场的功能日益增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角色逐渐减弱,更高效的证券市场开始取代了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的传统金融机构。这一现象被经济学家们称作“金融去中介化”。
中国的金融改革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债务融资的创新需求而步入了资产证券化的新纪元。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浪潮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居民对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产品的偏好导致银行存款占比下降。同时,美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促使许多国家持有大量美元,这些美元随后流入美国的资本市场,投资于国债、股票和公司债券等。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与利率市场化几乎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去中介化的大背景下,加之美元的国际化和影子银行的兴起,美国成为了全球资产证券化规模最大的国家。
展望未来,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可能会借鉴包括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多种经验。日本和韩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以及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和债务危机处理,也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这些假设需要在深入研究金融理论和深刻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银行主导、市场主导和证券化阶段。金融效率的提升历史,可以追溯到以下五个关键变革:商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与专业化;货币的诞生;信用的出现,它降低了由时间局限性引起的交易成本,缓解了时间错配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货币商品化以及银行业和货币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信用和债务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基于资产信用的融资方式,在资产现金流稳定时,可以直接提升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资产结构的演变,从票据融资到货币融资,再到证券融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金融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的富裕程度提升,经济发展对银行业的依赖降低,对证券市场的依赖增强。证券市场的功能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资产证券化成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金融创新的道路上,尽管监管层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金融理论的研究和实务操作都是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示范,其发展的成功取决于硬技术、市场需求和软环境的配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法律、会计和税务体系的配套改革。这些都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资产证券化业务被寄予了重振存量资产的厚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包括投资者和发行人的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与业务需求的不匹配、投资银行能力的提升需求等,这一目标仍然遥不可及。当前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较小,投资者群体单一,流动性差,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资产证券化降低融资成本的潜力。而银行同业、理财、非标等影子业务的盛行,形成了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障碍相对应的恶性循环。尽管如此,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证券化时代来临的希望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