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易纲深度解读货币政策框架

百问百答 未命名 2024年05月22日 09:46:07 1190 0

近期,一些主要银行和较小的金融机构再次启动了存款利率的降低。在此背景下,一位经济学权威在一所著名大学的金融学院15周年庆典上发表讲话,指出在过去十年间,如果观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的五种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和人民币的利率,会发现人民币的存款利率相对较高且稳定。

货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易纲深度解读货币政策框架

该专家解释说,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货币价值的稳定性,以此推动经济增长。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确保国内物价稳定,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基本稳定。因此,利率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他提出,制定短期利率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这就是泰勒规则的重要性所在。简而言之,设定短期政策目标利率时,应考虑通货膨胀率和自然利率,并纳入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考量。

而在确定长期利率的最佳路径时,应采用黄金法则,即让实际利率与经济潜在增长率保持平衡。黄金法则认为,实际利率应与经济潜在增长率大致相等,以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和人均消费量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公众福祉。过高的实际利率会抬高融资成本,不利于投资和经济发展;而过低的实际利率则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引发产能过剩、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问题。

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和调控框架主要由央行利率和市场利率两部分构成。专家指出,在央行的利率走廊中,超额准备金率是利率的下限,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则是上限。在市场利率方面,回购利率尤其是隔夜回购利率,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国债收益率,都是重要的基准利率。

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主要是通过短期的7天回购利率和中期的“麻辣粉”操作来影响市场的基本利率,从而引导短期利率、中期利率直至国债收益率,最终形成市场利率。

谈及海外利率水平,专家指出,发达国家的利率近期波动剧烈,以美国为例,自2000年以来,其实际利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超过11个百分点,而同期GDP增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仅相差3个多百分点。此外,疫情期间,美国的广义货币增速曾从6%多飙升至近27%,而后在2022年降至-3%。

显然,美国的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幅度较大。此外,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小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小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受到大国的较大影响。

专家还提到,疫情期间,主要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出现了较大偏差,这是一种系统性错误。以美联储为例,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误差在2021年达到最严重,即使当时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上升,美联储仍认为这是暂时现象,很快会下降。然而,疫情对供应链的约束、货物和服务的不及时到位,以及劳动力短缺,最终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

在疫情期间,美联储大幅降息至接近零利率,而中国央行虽然也降息,但整体保持相对平稳。到2022年,美国通货膨胀严重,美联储从那年起至2023年连续加息11次,共超过500个基点,而中国人民银行则小幅降息几次,显示出中美货币政策的差异。

汇率受利率政策影响而由市场决定。专家强调,利率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率平价公式,即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的利差应等于市场预期的汇率变动百分比,从而使持有两种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

从历史角度来看,利率平价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资本流动、汇率走势和利差等因素。总体而言,汇率应保持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应双向浮动,并不断增强弹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分别升值了42%和37%,对美元的累积升值超过16%,因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的金融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

专家还分享了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见解。截至去年年底,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余额达到7.5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15%左右。长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短期工具则包括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

他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需要有进有退。结构性政策工具在短期内的激励作用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金融机构可能将其视为半永久或永久性补贴,激励效果会逐渐减弱。因此,大多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设定了政策实施期限,政策到期后,将根据政策效果和经济金融形势的科学评估,决定是否按期退出或进一步优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