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银”与“纹银”分别指什么银种?
在清朝的讽刺文学巨著中,有这样一句话:“三载清官,百万雪花闪耀”,即使是名声不染的官员,三年任期结束时也能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这句话尖锐而生动地揭示了封建时代晚期官场的畸形现象。
“雪花银”这个词汇,穿越时空,一直流传到今天。然而,现代社会已不再将白银作为货币使用。作为装饰品时,我们常听到如925标准银、990纯银、999纯银等不同纯度的称呼。那么,在历史长河中,白银有哪些别称?“雪花银”又指的是何种银质?
在古代,银锭的成色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如早期的花银、金花银,以及后期的纹银、雪花银、细丝、松纹、足纹等。
宋朝时期,花银首次出现。宋代银锭上的称谓包括真花银、花银、肥花银等,其纯度较高,介于99.4%至99.7%之间,几乎达到纯银的标准。金花银中的“金”字,源于宋代金漆花银的“金”,意味着纯度极高,以区分于民间常用的花银。通常,官方征收的银锭纯度要高于民间流通的银锭,显示出政府税收的权威。
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雪花银”一词频繁出现,通常用来形容银质洁白如雪。实际上,纯度为99.9%的银并不是闪耀银白色光泽,而是呈现出苍白的月光色,类似雪花的颜色,这也是对高质量、高纯度银质的俗称。
元代的花银主要指纯银,明代初期花银仍在流通,但逐渐由明亮转为暗淡。到了明代晚期,花银逐步退出市场,被流通近四百年的纹银所取代。
从纯度上看,纹银与花银无异,都接近纯银。纹银之名与银锭表面的纹理有关,这种纹理是银锭高纯度的标志,有纹理的银锭被视为优质银。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纹银的定义发生变化,成为清政府规定的标准银质,纯度约为93.5374%,即每百两纹银含有93.5374两纯银。使用时,每百两纹银需加水六两以达到纯银标准。
细丝指的是银锭上的细微纹理,只有高纯度的银锭才会出现这种纹理,英文中的sycee(银锭)一词即来源于此。松纹、足纹也指高纯度的银。这些名称是民间对纹银的俗称。此外,在某些地区的土地交易契约上,还会出现狮头银、梅花银、煎银等称呼。对于纯度较低的银质,民间有摇丝、千丝、画丝、吹丝、吸丝等多种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