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份究竟是何意?股权代持的风险如何?应如何规避?
股权代持现象,涉及将股份名义上登记于他人之名,而实际出资者(隐性股东)与表面上的股东(名义股东)之间存在私下协议,由名义股东代行股东职责。这种安排在商业实务中广泛存在,却也是股权争议的多发区。如何平衡股权代持的得失,减少其风险呢?以下为您分析。
选择股权代持的理由何在?
尽管股东匿名似乎违背了商业诚信的原则,但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股权代持有其合理之处。股权代持的动机通常包括:
1. 维护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
企业在内部股权变动时,常采用股权代持方式。例如,创办人为了维护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可能会代持其他股东的股份;或者在股权激励计划中,为了避免超过股东数量上限,主要股东可能会代持受激励者的股份。在这些情况下,股权代持通常伴随着投票权的委托,这样的安排既可以防止股权过度分散的负面影响,也能共享公司成长的利益,从而集合众人之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2. 出资人的个人考量
实际出资人可能因个人原因不愿或不能公开身份,或需要规避法律、政策、行业规定,此时可能会选择股权代持。例如,公职人员为了避免违反禁止经商的规定,或外籍人士为了绕开外资投资限制,以及为了规避特定行业的准入限制等情况。身体状况、海外居住等原因不便参与公司事务的出资人,也可能采用股权代持。此外,为了逃避债务或法院执行,债务人或被执行人可能将股权登记在第三方名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代持本身不合法合规,即便签订了代持协议,法律也不会予以保护,无论对代持人还是被代持人,都存在巨大风险,应予以避免。
3. 股权代持与其他法律关系的交织
股权代持协议有时除了代持关系外,还可能涵盖其他法律关系,如借贷、担保、委托理财等。例如,实际出资人以借款形式出资,代持协议可能规定,在债务归还前,债权人将代持股份。
股权代持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1. 代持协议无效的风险
如果股权代持旨在规避法律限制,实际出资人可能面临代持协议被判定无效的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股权代持协议的有效性如下解释:若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代持协议应被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代持协议被认定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则可能被确认无效。在此情况下,实际出资人无法要求在股东名册中显名,但可以要求代持方返还出资金额。
2. 实际出资人股东权益被侵占的风险
在代持关系中,代持人作为名义股东,拥有一定的股权操作空间,可能会侵占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利益。例如,拒绝转让股份收益、滥用股东权利、转让或质押股权等。尤其是股权被转让或质押后,很难追回。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意味着,如果代持股东未告知被代持股东的情况下出售股权,该交易将被认定为有效,被代持股东虽可根据代持协议向代持股东索赔,但可能无法追回股权。
3. 股权卷入代持人纠纷的风险
当代持人面临无法偿还的债务时,其名下的股份可能被查封或强制执行。此外,代持人离婚或去世时,代持股份可能成为分割或继承的一部分,卷入法律纠纷。在这些情况下,即使代持人无意侵占股东权益,法律判决仍然遵循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原则。如果代持人的股份已被法院执行,出资人将难以以代持合同为依据向法院索回股权。所遭受的损失只能向代持人索赔。
4. 股权无法还原的风险
代持协议通常只涉及出资人与代持人的约定,法律对代持协议的有效性的认可,意味着保护出资人的投资权益。但如果出资人要求恢复股东身份,仅凭代持协议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公司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未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资人的股东身份不被企业认可,不能显名;只有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才能要求公司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办理工商变更等。
5. 股权代持的税务问题
在税法上,股权代持的税务问题存在争议,具体问题应遵循当地税务机关的指导意见。代持股份分红和转让时的税务问题,应在代持协议中明确规定,以避免纠纷。不同身份的代持方案整体税负差异较大,需要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