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的杠杆原理:支点、施力、受力如何定义?
人们常说,只需一个固定点,便可翻转整个世界。这背后是阿基米德的杠杆法则,一个关于支点、力点与反力点的故事。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这些元素又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在我眼中,高考志愿填报的支点在于信息的梳理。正如古语所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切皆建立在对信息的全面掌握与精准评估之上。缺乏信息,便无从谈起巧妙操控,更别提理想的录取结果了。
志愿填报中的力点,则在于深入的自我认识。这包括对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和独立意志的透彻理解。选择大学并非随意的行为,而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选择,基于双方的共同愿望。带着坚定的目标进入大学,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大为提高。
而反力点,即“被翻转的世界”,便是一份精心策划的志愿方案。这方案不仅承载着学生的梦想和家长的期望,还融合了冒险与安全的平衡,它是多维的,充满生机。
全面性、细致性、准确性,是高考志愿信息梳理的三大法宝。具体而言,我们需要考量信息的出处、个人的判断力、具体的数据指标,以及新出现的机遇,还有录取院校的地理位置和规模所带来的额外影响。
在信息来源和个人判断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一时的风言风语而做出决定。例如,仅因为邻居的孩子在法律领域取得成功,就认定法学是优选;或是因为同事的推荐,就盲目追随其母校。
在具体指标方面,高考成绩公布后,首先应当查看个人的省内排名,这通常比单纯的分数或分差更为准确。
至于新机会,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都会出现新的可能性。最常见的包括新开设招生的大学,以及扩大招生规模的院校。这些都是值得把握的良机。尽管有些学校可能减少招生名额,但总体来看,扩招的机会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智慧和勇气。
从院校地理位置来看,同等级别的大学,位于更发达城市的,其录取分数往往包含更多的“泡沫”。是否愿意忽略这些泡沫,取决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所选专业的相关性。
如果学生的专业未来的就业市场并非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例如与生产紧密相关的工程学科或基础研究的理科,那么选择“去泡沫化”也是可行的。
在大城市求学并不困难,但要在那里找到工作、购买房产并长期定居,则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
从院校规模和学科设置来看,同等级别的院校,规模越小,录取分数中的泡沫越多。专业设置中,热门程度越低,录取分数中的泡沫也越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以录取分数作为评价院校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拓宽视野。
第一个视角:喜欢与否,不强求。学生应明确自己偏好的学校、专业和地区,若无明确目标,则可从可接受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记住,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专业,否则他们可能会对这种强制抱有怨言。
第二个视角:利用所拥有的,不强求。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这些资源是应当被利用的。如果家长和孩子意见不一致,可以寻求折中方案。
第三个视角:性格决定适合的专业,避免麻烦。十八九岁的孩子性格基本定型,难以大改。内向的孩子学习市场营销,外向的孩子学习会计,都是给未来就业设立障碍,自找麻烦。
第四个视角:理清关系,分层告别。上大学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不应让各种关系影响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一些孩子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选择,而非经过冷静思考。
如果要定义自己,可能很难做到不夸大其词,因为人们往往会给自己增色。即将上大学的孩子们刚毕业,对自己的认识可能不够准确,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用他们的视角来校正自我认识。
最后,市面上有许多所谓的“性格测评”帮助选择专业。客观来说,这些测评有其价值,但并非万能,它们可以提供倾向性建议,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未经面询确认的测评,其准确度有限,性格倾向与专业选择之间,很难建立严密的联系。
综合三个视角来看待志愿,信息梳理、自我认识,都是填报高考志愿时不可或缺的。借用阿基米德的杠杆法则,我们将信息梳理视为支点,自我认识作为力点,让志愿方案成为易于翻转的反力点。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