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率0.5%为何生活压力仍大,物价感觉不便宜?
近日,我沉浸在一篇深刻的文章中,它探讨了通货膨胀的概念扩展与度量。文章虽然围绕通货膨胀展开,却深入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多个层面。让我们以此为起点,探讨一些广受关注的议题。
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已经降至历史低点,据2020年10月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仅为0.5%。然而,普通市民在市场上却并未感受到物价的明显下降,反而仍旧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为何我们在菜市场仍需讨价还价,而非享受购物的自由呢?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通货膨胀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影响。首个阶段是在2000年之前,那时全国掀起了一股抢购潮。家庭为了购买彩电、冰箱等耐用品而倾其所有,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周围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飙升,从食品到家电,价格日新月异,促使人们纷纷抢购。
再看94年至95年,货币贬值严重,民众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以购买各类商品。银行为了吸引存款,提供了高达17.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甚至三年期的利率能达到25%。那时,物价的疯狂上涨得到了官方统计数据的支持,物价大幅波动,与民众的感受相符。
进入2000年后,通货膨胀率明显稳定,即便是最高点也未超过6%,近十年来更是逐步降至0.5%。但我们仍感受到生活成本的压力,并未减轻。物价真的在上涨吗?
事实上,情况并非绝对。以生活必需品为例,十年前在兰州,鸡蛋的价格为每斤5元,而今天的价格是3.28元,明显未见上涨。然而,某些服务价格的上涨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十几年前,一次完整的洗剪吹服务仅需5元,而现在价格已经翻了数倍,甚至超过100元。尽管如此,这些服务在CPI中所占比重并不高。
那么,为何我们仍感到生活压力巨大,甚至比以往更甚呢?文章中提供了清晰的解释。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有100元,在A社会,房价为20元,鸡蛋价格为1元。不幸的是,A社会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鸡蛋价格上涨至4元,通货膨胀率高达400%。而在B社会,房价为80元,鸡蛋价格仍为1元,未发生通货膨胀。在这两个社会中,尽管通货膨胀率不同,我的生活成本却完全相同,生活压力也相同。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当前的经济指标,尤其是通货膨胀指数CPI,已无法全面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其真实性已经丧失。资产价格的上涨并未计入通货膨胀指数,这一点需要改变。
文章强调,资产价格的上涨不仅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还涉及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公共消费问题,因此必须纳入通胀考量。然而,如何将其纳入仍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