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到底是什么?央行辟谣中国将搞QE,用美国案例解释明白
近期,关于中国实施类似量化宽松政策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一些媒体的过度渲染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对此,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澄清,指出央行在二级市场进行的国债交易是流动性管理的一种方式,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有本质的不同。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QE)是中央银行实施的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大规模购买国债来释放流动性,旨在短期内扩大货币供应。这一政策最早由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低迷期间创立,当时日本经济停滞不前,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日本央行通过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刺激经济,但效果有限,因此转而采用了更直接的货币投放方法——QE。
欧美国家在经济危机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在2008年、2012年和2020年三次实施了QE政策。特别是2020年的QE,美联储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2020年3月到5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4.14万亿美元增长到8.92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不足5%。
美联储的QE主要通过购买国债和抵押支持证券(MBS)来实施。这些操作导致了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进而在市场上多次借贷后形成了更多的派生货币。因此,只有当中央银行大规模购买国债并迅速扩张资产负债表时,才能称之为QE。
至于中国央行的做法,虽然在2007年、2017年和2022年购买了一定规模的国债,但这主要是为了置换到期的特别国债。如果不计算这部分特别国债,中国央行持有的国债规模相对较小,占总国债的比例微不足道。
判断是否为QE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目的。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他们实施QE的共同背景是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用尽。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并未达到这一步,仍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总的来说,将中国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行为解读为中国版QE,可能是对概念的误解或是为了吸引眼球。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央行并未大规模购买国债,这也反驳了那些过度解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