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反倾销?
一、探讨反倾销的含义
反倾销,即Anti-Dumping,是一种针对外国商品在国内市场低价销售的防御性财政策略。通常情况下,除了征收标准的进口税之外,还会加征额外的税收,称为“反倾销税”,以阻止这些商品的低价销售。
例如,当外国商品的到岸价低于其生产成本时,美国政府会视其为倾销行为,并迅速实施反倾销措施。尽管《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各国的执行方式却大相径庭,反倾销常被用作贸易争端的一种工具。
根据WTO的《反倾销协议》,征收反倾销税需满足三个条件:存在倾销行为、国内产业受到损害、以及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当这三个条件齐备时,国际反倾销行动便会展开。
二、反倾销的策略
1. 临时性措施,如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要求缴纳保证金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
2. 价格承诺,即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出口商可向相关部门承诺调整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
3. 征收反倾销税,若最终裁决确认存在倾销行为且对国内产业造成伤害,则可施加反倾销税。
三、分析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情况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在争夺市场份额方面面临双重压力。为了支持本国产业并防止贸易转移,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据海关统计专家分析,这对中国——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球约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都是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自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并在近年来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自2008年11月起,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超过100项,占同期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居世界首位。
在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中,印度的次数最多,涉及钢铁、化工、纺织和机电等多个行业。尽管美国和欧盟的调查次数不如印度,但由于它们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贸易的大约40%,因此它们的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出口影响更为深远。
除了新的反倾销调查,还有多起针对中国的案件最终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其中欧盟对中国产紧固件征收的反倾销税高达85%,对无缝钢管的税率介于17.7%至39.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