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什么?资深银行家王永利如何解读货币概念?
货币究竟是什么?在当今日益货币化的现代经济中,货币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含糊,甚至发生了扭曲。
从货币诞生之初起,它的形态和功能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尤其是从实体货币向信用货币的转变,从有形的实体货币、纸币和硬币,发展到无形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这些变化不仅在机制上,也在形态上造成了根本的分化,导致人们对货币的理解和认识逐渐偏离了它的实际变化,难以跟上它的真实步伐。因此,出现了许多认知上的误区,甚至产生了一些貌似正确却荒谬的理论和惊人的论断。
例如,有人声称“货币即是信任”,认为只要是被广泛信任和接受的东西,就可以成为货币,不需要国家的背书。还有人认为商业银行不存在“存款先行,贷款随后”的情况,因为贷款是信用货币发放的主要途径,银行可以通过贷款来增加存款,实际上是贷款先行,存款随后。还有人认为,在金属本位制下,货币是发行者(中央银行)的债务,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则变成了国家的股份。
尤其是在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网络加密货币出现之后,一些人开始将货币从经济领域中剥离,将其提升到哲学和玄学的层面进行演绎和想象。他们认为货币应该摒弃人类的干预,由上帝(去中心化的数学加密方法)来管理,彻底颠覆现有的中心化法定货币体系。他们还认为,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与交易无关,与“资产的价值”无关,货币的唯一使命是“确立并维护人的价值”。
这些观点就像雾霾一样,使人们对货币的理解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影响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掌握,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货币总量的调控。这种情况令人担忧,迫切需要澄清事实,明确货币的真正含义。
我们必须从“有形”的实体货币的起源和演变开始讨论,明确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为何需要与其财富规模保持动态平衡。剩余劳动的出现和不同剩余劳动之间的交换发展,需要一个价值尺度或交换媒介。在一定的社会交换范围内,最受社会推崇的物品(通常取决于社会权威力量的偏好)开始被用作交换媒介。这种交换媒介就成为了货币的原型,即商品货币,它本身就是社会上最受推崇的商品。
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充当货币的商品需要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条件。最终,没有生命、质量相对稳定、易于划分价值等级的物品,如特殊的贝壳、骨头、羽毛等,开始被用作货币。随着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的进步,更符合货币特性要求的贵金属逐渐取代了其他物品,成为货币的首选。最终,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选择了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
货币的演化和统一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货币的改进,人们在结算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一些有实力且有稳定业务往来的商户之间,开始尝试“日常记账、定期清算”的方式。这意味着日常发生的业务往来不再进行逐笔的货币清算,而是通过签字画押来明确双方的往来关系,双方据此记账。到了约定的日期,双方会核对并汇总往来账目,轧抵差额部分,然后进行货币收付清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属货币日常流通和清算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专门从事货币异地汇兑的组织,如钱庄、票号等。
当汇票或银票能够保证及时足额兑换成金属货币,并因此被社会广泛接受时,人们进一步发现,只要有足够的兑付保证,这种票据本身就可以替代金属货币进行日常流通。只需将记录金属货币总额的票据拆分成不同面额的标准化钱票即可。于是,一种事先印制好的、标明出票人(即兑付人)、票面金额的新型纸质票据出现了。出票人承诺见票即付,持票人将票据交给出票人指定机构,经验证真实后,该机构即将票面金额对应的金属货币兑付给持票人。这种纸质票据不再记录持票人,可以自由转让,成为了纸币的原型,并不断完善和规范。
当然,这一阶段的纸币只是金属货币日常流通的替代品,以金属货币作为基础和担保,因此也被称为金属本位制下的纸币。随着贸易的扩大和繁荣,货币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由于货币金属供应量的限制,实际可用的货币量往往与贸易和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偏差,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反而对贸易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贸易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变得越来越重要,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但货币最根本的功能是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