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是什么意思?如何判断利好和利空?今天全面解析!
当投资者听闻最新的市场动态时,他们首先需要辨识信息的真实性,其次是评估其对市场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判断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的关键在于它与公众预期的一致性以及投资者的主观偏好。
通常,一个消息可能同时包含利好和利空的元素,而这些因素往往难以用一个简单的度量标准来衡量。它们可能是潜在的,有可能发生,但并不是必然。即使它们最终发生,也不一定有足够的力量推动股价上升或下降。例如,当2005年1月印花税下调的消息发布时,一些投资者并不认为这会立即改善股市表现。这种将政策利好直接与股市表现联系起来的短视行为忽视了公众预期对股市的实际影响。
投资者的个人倾向在这里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行动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对股价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实际的市场动态。例如,原本被认为是利空的消息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但最终却可能因为看多的人更多而导致股价上涨。反之亦然,原本被认为是利好的消息可能会因为看空的人更多而导致股价下跌。
此外,消息发布时与市场预期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当CPI数据发布时,如果实际数字高于市场预期,可能会被视为利空消息,导致市场担忧加息。但如果数据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测,市场可能会因此感到安心,股市随之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又影响着股价的变动。因此,散户投资者在分析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时,必须考虑到公众的心理倾向。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提示:
1. 利好或利空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心理状态。
2. 消息发布时与市场预期的差距是判断其影响的关键。
3. 如果一个消息已经被市场预期到了,那么它就不再是利好消息。
在股市中,坏消息并不总是意味着利空。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灾难的源头,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带来财富机会的福音。因此,有一句谚语说:“没有坏消息,就没有好机会。”
例如,当国资委在2007年8月1日发布通知,严格控制国有企业的不规范投资行为时,A股市场出现了暴跌,大量资金流出。然而,一些敏锐的投资者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市场低迷时大举建仓。结果在第二天市场收盘时,大盘指数止跌回升,许多股票出现了大幅反弹。
在牛市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的股民,或因为反应迟缓而错过了入市时机,常常会在坏消息出现时找到进场的良机。因此,坏消息有时候反而能够催生出好机会。
短线交易者尤其喜欢坏消息,因为他们知道“不怕急跌,只怕缓跌”。急跌之后通常会有反弹,而且跌得越深,反弹的力度就越大。因此,他们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快速交易,赚取短期利润。
然而,坏消息并非没有破坏性。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突如其来的坏消息确实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聪明的机构投资者知道如何应对,他们的策略是“趁坏消息出尽时入货”。在坏消息刚刚发布时,他们可能会抢先一步,借助市场动荡进行一次意外的清仓,因为机构和散户的抛售会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坏消息的负面影响完全显现。在这种悲观的氛围中,胆小的投资者可能会恐慌性抛售,而这正是主力机构大量买入的好时机。
因此,对于主力机构来说,坏消息也可能是一个好机会。他们甚至可能利用制造坏消息的手段来创造市场动荡,以便更顺利地收集筹码。
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面对坏消息时过分悲观可能会有害无益。他们需要警惕主力机构的策略,避免陷入空头陷阱。
温馨提示:
1. 坏消息可能导致股价大幅回调,为等待进场的投资者提供了良机。
2. 不要害怕急跌,要警惕缓跌。
3. 主力机构在应对坏消息时的策略是“趁坏消息出尽时入货”。
如果市场对利好消息反应冷淡,那么后市可能会看淡。例如,2004年年底,尽管有许多利好消息,但市场反应却很麻木,股价也一度低迷。这是因为投资者已经被市场的熊市氛围吓倒了。在这种情况下,股市也会持续低迷。
这就印证了股市的一句谚语:“利好不涨,后市必看淡。”
为什么会出现利好不涨的情况呢?可能的原因有几个。首先,如果利好消息发布时市场环境特别不利,投资者信心极度缺乏,市场自然会反应冷淡。其次,可能是利好消息背后隐藏着未公开的重大潜在利空,导致投资者害怕而抛售股票。最后,如果利好消息的可靠性不高,或者投资者认为这是主力机构的操纵,他们可能会特别警惕,不愿意在利好消息出现时买入股票。
当利好消息出现而股指不涨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表明该股票面临较大的上升阻力,因此后市可能会看淡。散户投资者应该考虑及时卖出股票,跟随市场趋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