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是何意?如何理解“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百问百答 财经问答 2024年05月11日 06:46:01 829 0

一是连接一切,包括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服务之间的联系,其本质是将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适用于社交、内容和工具类产品。

去中心化是何意?如何理解“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二是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得线下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更便捷地触达用户,适用于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类产品。

这两大作用共同推动了文娱和消费习惯向“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

我总结的“去中心化”的四重含义,由互联网的核心功能直接或间接推动。以视频内容消费的演变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从集中式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的消费模式。教育和零售行业的改革,使得学习和购物活动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而是通过网络服务实现。

内容生产的民主化和多样化,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传统的电视节目,到个人可以在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这一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内容的普及和多元化。

互联网上的“去中心化”通常指的是内容分发的去中心化,如快手、微信和拼多多等平台。而抖音和今日头条等则通过数据和算法,实现了内容分发的中心化,使得优质内容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

“区块链”概念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去中心化”的含义,它涉及到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的使用。在这里,“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而是中心变得多元化,即从少数大中心逐渐演变为众多小规模的中心。

在信息和数据中心化的前提下,内容分发成为可能。在PC互联网时代,搜索信息会联想到百度和谷歌等中心化平台。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为信息承载的主要形式,形成了难以被搜索引擎抓取的“信息孤岛”。因此,传统搜索引擎的地位受到挑战,而新兴的APP则凭借数据资源和流量入口成为新的信息平台。

内容分发的两种主要逻辑是社交体系和算法体系。社交体系通过“关注/订阅”和“LBS”等方式进行内容推荐,而算法体系则利用数据进行精准分发,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内容型产品可以选择社交体系或算法体系进行推荐,而消费类产品则主要通过算法体系帮助优质商家和产品获得曝光。

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模式,对用户而言意味着优质内容能够更快地触达他们,对内容生产者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的流量和变现机会。然而,算法推荐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价值观导向、内容推荐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形成的“信息茧房”。平台需要明确中心化的目标和对象,以平衡不同利益方的优先级。

而选择“去中心化”的平台,则是基于社交属性的强化或鼓励大量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创作。这些平台更重视“人”而非“内容”,并且倡导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和互动。此外,平台团队的理念也倾向于推广普惠价值观,如平等、真实和多元化。

至此,我们对“去中心化”的理论层面分析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