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是何意思?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百问百答 财经资讯 2024年04月30日 18:31:07 750 0

股权代持的概念涉及将股份的实际投资者(隐性股东)与企业公开记录中的股东(名义股东)区分开来。在这种安排下,名义股东按照与隐性股东的协议,代替后者行使股东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股权代持是何意思?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这种股权安排在商业实践中广泛存在,但也常常是股权争议的热点。如何平衡股权代持的优劣,减少其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分析和建议。

股权代持的选择理由是什么?

尽管股东的匿名性可能与商业交易中的诚信原则相悖,但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股权代持有其合理性。股权代持的常见原因包括:

1. 为了维护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

企业内部股权变动时,经常采用股权代持方式。例如,创始人为了维护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可能会代持其他股东的股份;或者为了避免超过企业股东数量上限,大股东可能会代持激励计划中的股份。在这些情况下,股权代持通常会伴随着投票权的委托,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减少股权分散的负面影响,也能共享公司发展的收益,从而集中力量发展企业。

2. 出于个人需求的股权代持

在某些情况下,实际出资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公开身份,或需要规避法律、政策和行业规定,这时可能会选择股权代持。例如,公职人员为了避免违反禁止经商的规定,或外籍人士为了规避外资限制,以及为了绕开特定行业的准入限制等。身体状况不佳或居住海外的出资者,也可能因为不便参与公司事务而选择股权代持。此外,为了转移或隐藏资产以逃避债务或法院执行,债务人或被执行人可能会将股权登记在第三方名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股权代持本身不合法,即使签订了代持协议,也不会受到法律保护,无论对代持人还是被代持人都存在巨大风险,应当避免。

3. 股权代持与其他法律关系的交织

有时,签订的股权代持协议实际上还包含其他法律关系,如借贷、担保、委托理财等。例如,实际出资者通过借款投资,代持协议可能规定在债务归还前由债权人代持股份。

股权代持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 代持协议无效的风险

如果股权代持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法律限制,实际出资者可能面临代持协议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股权代持协议的有效性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代持协议应被认定为有效。

2. 实际出资者的股东权益被侵占的风险

在代持关系中,代持人作为名义股东,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可能会侵占实际出资者的股东利益。例如,代持人可能拒绝转让股份收益,或滥用股东权利。特别是当股权被转让或抵押时,一旦发生,很难追回。

3. 股权卷入代持人纠纷的风险

如果代持人无法偿还债务,其名下的股份可能被查封或强制执行。此外,代持人离婚或去世时,其代持的股份可能成为分割或继承的一部分,从而卷入法律纠纷。

4. 股权无法还原的风险

通常,代持协议仅涉及出资人和代持人之间的约定。如果出资人想要恢复股东身份,仅凭代持协议是不够的,必须得到公司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

5. 股权代持的税务问题

股权代持的税务问题在税法上存在争议,具体问题应遵循当地税务机关的指导。

(1)代持股份分红的税务问题

代持人和实际出资人的身份类型不同,可能导致出资人获得股息分红时的整体税负有很大差异。

(2)代持股份转让的税务问题

代持人在出资人的指示下转让股份时,获得的收益需要按照代持人的税负缴税。之后,将收益转给出资人时,是否需要再次缴税,取决于双方的身份类型。

(3)股权还原时的税务问题

税法通常将股权还原视为股权转让,需要根据收益缴纳所得税。如果股权升值,出资人在股权还原时可能需要缴纳相应的税金。

股权代持期间的分红和转让时的税务问题应在代持协议中明确规定,以避免纠纷。不同身份的代持方案整体税负差异较大,需要提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