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呆账是何意?被列为呆账会否被银行起诉?呆账是否意味着无需偿还?
呆账一词可能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简而言之,呆账指的是信用卡用户账户中长期未结清的款项。若这些款项长时间未得到处理,银行最终会将其归为呆账。
通常,呆账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过度支付。在日常使用信用卡时,许多人担心还款不足导致逾期,因此可能会多还一些款项。例如,如果账单金额是800元,而用户却支付了1000元,那么多出的200元就构成了过度支付。这部分资金可以提取或用于消费。但如果用户在还款后长期不使用信用卡,那么这200元就会一直留在银行账户中。如果超出规定时间,这笔过度支付就会转变为呆账,尽管它对客户本身并无影响。
其次是信用卡逾期。大多数在征信报告中看到的呆账都是由于信用卡逾期造成的。一旦信用卡逾期,银行会根据逾期的时间长短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例如,逾期不超过一个月,银行可能主要通过短信进行通知;逾期一至三个月,可能会加入电话催收或上门催收;逾期超过三个月,则可能面临法院传票或第三方催收机构的介入。如果银行尝试了所有催收手段仍无法回收款项,且款项逾期超过一年,银行可能会将其记为呆账,并从当期利润中划拨一部分资金来抵消这笔坏账。
一旦进入呆账状态,这一信息将持续显示在征信报告中,这比逾期还要严重。例如,如果个人征信报告中出现呆账,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几乎不可能获批。逾期产生的呆账被视为信用黑名单中的极端情况。
对于呆账,许多用户可能会疑惑,这是否意味着银行会将其诉至法院。实际上,一旦出现呆账,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放弃了催收,也不太可能将客户告上法庭。尤其是当逾期金额较小,例如15000元,银行可能会选择不起诉,因为诉讼涉及的费用和成本可能超过回收的金额。
通常,如果逾期金额较小,银行不会将客户告上法庭。如果经过半年至一年的催收仍无法回收款项,银行可能只能将其记为坏账并进行核销,而客户的信用卡状态则会变更为呆账。
信用卡进入呆账状态并不意味着用户无需还款。银行将信用卡状态设置为呆账,仅表示暂时无法回收款项,需要将其标记为特殊状态进行管理。此外,银行可能会将这些坏账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由其负责催收。
在我国,个人征信报告的信息最长保留期限为五年,但这一规定基于用户信用良好的前提。如果用户信用报告中存在不良记录,如呆账或逾期,且款项未结清,那么不良信用记录不会在五年后自动消除。如果用户未主动清偿呆账,无论是五年还是十年后,这一状态都会持续存在。
因此,一旦出现呆账,建议用户积极处理,及时清偿本金和利息。从还清款项的当日起算,五年后不良信用记录才会自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