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记卡是什么?它与借记卡、储蓄卡有何不同?银行为何发行如此多种类的卡?
银行业务的常客不难发现,银行所发行的卡片五花八门,包括了借记卡、储蓄卡、信用卡、贷记卡、借贷合一卡等多种名称。这些名称背后,卡片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它们为何有着如此多样的称谓?在我们挑选银行卡时,又有哪些细节是需要留心的呢?
实际上,借记卡和储蓄卡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可以说储蓄卡是借记卡的早期形态,而借记卡则是储蓄卡的进化版。
在过去,银行卡的主要功能仅限于存取现金和进行转账汇款,以存款为主,因此被称作储蓄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卡的职能日益增加,不仅包括了基本的存取款和转账,还扩展到了理财投资、账户结算、代发工资、开设第三方账户、网上购物、缴纳各类费用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将其简单归类为储蓄卡显然已不再适宜,因此名称的变更也就顺理成章。
从功能上看,借记卡囊括了储蓄卡的所有功能,而储蓄卡则仅限于借记卡功能的一部分。
那么,为何要称之为借记卡呢?
这实际上与会计学中的借贷记账法则有关。借记卡的核心功能依旧是存取款项,而我们向银行存入资金时,银行会利用这些资金进行贷款业务以赚取利润。对银行而言,我们的存款相当于是借给他们使用的。在会计记账中,这类交易会被记录在借方,因此得名借记卡。
信用卡和贷记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信用卡代表着银行赋予个人的一定信用额度,而这一额度无需我们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先行消费,随后再偿还款项,这种机制基于个人信用,类似于在银行贷款。但在会计学中,信用卡的交易会被记录在贷方,因此也被称作贷记卡。这一称谓与借记卡相对应,体现了借贷双方的平衡。
从名称上便可窥见,借贷合一卡融合了借记卡和贷记卡的特性,它相当于是一张集两种账户于一体的卡片,旨在最大化资金的效用。
借贷合一卡完美地结合了借记卡和贷记卡的功能,不仅拥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理财投资等功能,还提供了透支消费、分期付款等选项。
当存款进入借贷合一卡时,资金自动归入借记账户,并产生利息;而在消费时,如果贷记账户的额度不足,借记账户中的资金会自动补足差额。因此,对于不愿意携带过多银行卡的人来说,借贷合一卡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尽管并非所有银行都提供这种卡片)。
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借记卡和储蓄卡之间并无太大差异(许多银行即便在卡面上标注为储蓄卡,其功能也与借记卡无异;更多的银行则在卡片上不再区分借记卡/储蓄卡,而是采用一卡通或银行自定的名称)。因此,无论卡面如何标注,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并无实质性区别,无需过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