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在外指什么?出口转内销如何“转”出新天地?

百问百答 财经信息 2024年05月06日 22:46:01 867 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制造"的标签已经遍布全球,涵盖了从日常用品到高端电子设备的广泛产品。这些产品因其质量和创新而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然而,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破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常态,给国内外的贸易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外贸的阻碍,许多企业寻找机会,决定转变策略,回归国内市场。

两头在外指什么?出口转内销如何“转”出新天地?

在这个转变中,企业如何迅速且有效地从出口转向内销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通过与多位专家和企业领导的深入讨论,我们探索了企业如何从依赖国际市场到重视国内市场的转型之路。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资金、设备和市场渠道的短缺,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出口创汇似乎是一道难题。幸运的是,中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结合灵活的政策,珠三角地区开创了一种新的外贸模式,即“三来一补”:外商提供资金、设备、原材料和设计样品,负责产品的全部外销,而中国企业则提供土地、厂房和劳动力。

目前,全球疫情的持续蔓延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9%,并指出疫情对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超出了预期,复苏的步伐也将比预期更缓慢。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外贸企业面临着持续的压力。为了突破困境,转变发展路径,开拓国内市场,将出口产品转为内销成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从国内角度看,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为出口型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并推动了消费升级。同时,中国对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和重大工程的推进,增加了对相关设备和商品的需求,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新机遇。

在当前全球疫情的影响下,海外市场需求减少,许多企业在稳定海外订单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出口转内销,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建立内销团队和重新定义产品。由于出口到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产品在规格、标准和审美设计上存在差异,这意味着需要重新认证标准和设计产品。

在当前阶段,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包括产品标准、品牌授权、营销经验和结算模式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克服。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消费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专家认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正在推动中国从重工业向轻工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然而,供需两端的不完全匹配导致了购买力的外流。业内人士指出,国外产品和外商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表明,国内企业的供应还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一场疫情让从事服装外贸多年的企业家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潜力。他们表示,多年的外贸经验使他们在服装设计和产品质量方面有足够的信心。在国内市场,奢侈品牌服装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也推动了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其融入了数字生态。外贸企业应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带来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更精准地获取消费者需求数据,更有效地监控产品生产流程,采取更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双循环发展模式。